科技公司推出革命性智能助听耳机,精准适配听力损失开启新篇章
在老龄化加速与听力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,全球科技企业正竞相布局听力辅助设备领域。近日,国内知名科技企业“声联科技”宣布推出首款搭载AI自适应算法的智能助听耳机“HearPro X1”,通过实时动态调整声学参数,实现针对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的个性化适配,标志着听力辅助设备从“通用型”向“精准化”迈出关键一步。
技术突破:AI算法破解听力补偿难题
传统助听器多依赖预设的增益曲线,难以应对复杂环境下的听力变化。而“HearPro X1”的核心创新在于其搭载的“声景感知引擎”。该系统通过内置的六麦克风阵列实时采集环境声场数据,结合用户听力测试生成的个性化听力图谱,可在0.5秒内完成声学参数的动态优化。例如,在嘈杂餐厅中,算法会自动抑制背景噪音并增强人声频段;在安静环境中,则通过低频补偿提升语音清晰度。
展开剩余57%声联科技研发总监李明透露,团队历时三年构建了覆盖3000小时的听力场景数据库,并引入深度神经网络进行模型训练。“我们模拟了从轻度到极重度、从平坦型到陡降型等200余种听力损失模型,确保算法能覆盖98%以上的真实使用场景。”第三方检测报告显示,该设备在安静环境下的言语识别率达94.7%,较传统助听器提升23个百分点。
用户导向:从“功能堆砌”到“无感体验”
针对老年用户对科技产品的畏难情绪,“HearPro X1”在设计上大幅简化操作流程。设备支持蓝牙直连手机,通过专属APP可完成听力自测、模式切换等核心功能。更值得关注的是其“隐形佩戴”方案:采用医用级硅胶耳塞与人体工学设计,整机重量仅4.2克,充电盒续航达30小时,彻底摆脱传统助听器“笨重、易丢失”的痛点。
“这不仅是技术升级,更是对用户尊严的尊重。”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王琳评价道。她指出,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听力障碍患病率超35%,但助听器佩戴率不足5%,“羞耻感”与“操作复杂”是主要障碍。声联科技通过将医疗级听力补偿技术与消费电子的易用性结合,为行业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。
市场前景:千亿赛道迎来技术拐点
据《中国听力健康报告(2024)》显示,我国听力辅助设备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18%。但长期以来,高端市场被丹麦瑞声达、瑞士峰力等国际品牌垄断,国产设备多集中于中低端领域。声联科技的入局,被视为国产听力科技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的标志性事件。
目前,“HearPro X1”已通过国家二类医疗器械认证,并进入医保报销目录试点。声联科技CEO陈浩表示,未来三年将投入2亿元研发资金,重点攻克耳鸣掩蔽、跌倒监测等适老化功能,同时与社区医院合作建立听力健康管理中心,构建“硬件+服务”的生态闭环。
随着人口结构变化与健康消费升级,听力辅助设备正从“医疗器械”向“个人健康终端”演进。声联科技的探索证明,当前沿科技真正扎根于用户需求,技术突破不仅能创造商业价值,更将重塑一个行业的未来图景。
发布于:河北省睿迎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